覆盖40亿人的亚运会乳企里只有伊利去了

  新闻资讯     |      2024-01-26 13:07

  覆盖40亿人的亚运会乳企里只有伊利去了这届亚运会,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201枚金牌、111枚银牌、71枚铜牌,共383枚奖牌江南APP体育。金牌数超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199枚,创历史新高。赛场上闪耀着的中华体育精神激励着全民参与亚运,升华成一场人文的交流。

  亚运会的精彩不只是场上运动健儿的竞技,赛场外那些独具慧眼的赞助商也在和亚运会一起,实现体育与商业的共赢。

  截至9月22日,杭州亚运会官方赞助企业达到176家,杭州亚运会、亚残运会市场开发协议总收入累计达44亿元。无论是赞助企业数量还是赞助金额都是亚运会历史*。体育IP的声量和商业价值,都肉眼可见地有了明显地提升。

  关于体育赛事,必然有乳企的身影。回顾今年杭州亚运会,乳品巨头伊利成为官方乳制品的*供应商,同时签约了诸多新生代运动员组成“伊利梦之队”,围绕体育赛事营销动作频频。

  品牌热衷冠名赛事营销,对于它们来说,是一个连接全世界每个地区、每个国家消费者的重要机会。具体来看,有两个核心的底层逻辑:

  比如亚运会覆盖人口超过40亿,它能够聚集各地观众去看见每一个品牌。更进一步看,这一阶段的品牌还具有强烈的排他性,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只有某一品类的一个品牌在不断影响这40亿人,没有别的品牌参与,因此更加容易让用户记住。

  高端大型的体育赛事对品牌来说具有天然优势,如果品牌得到认可,那么在消费者或者在客户、渠道看来,就间接代表了品牌背后企业的实力。品牌通过一次性的投入,就能提高品牌热度和消费者粘性。长期来说,是降低了品牌的营销和渠道成本。

  通过和体育赛事的精神相契合,从而让品牌做更深层的精神表达,以此来丰满自己的品牌形象,最终实现品牌的长期建设,赢得更多消费者认同。

  比如,此次杭州亚运会有着“绿色”和“全民化”两个精神理念,围绕亚运进行营销的动作,伊利也有“绿色”和“全民化”两条明显的主线。

  伊利旗下子品牌金典,携手天猫超市,在杭州地标西湖边推出“有机低碳亚运行”。这等于是动员更多消费者深度参与到体育赛事“全民化”之中,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亚运会和“绿色”理念。

  比如这次亚运会,伊利液态奶推出八款定制装产品,涵盖了金典、安慕希、植选、优酸乳、伊利纯奶等品牌的单品,每款单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形象。

  其中,金典超滤牛奶亚运定制装,在瓶身上将亚运logo中扇形元素与运动图标相结合;安慕希则是借由“电竞入压”,顺势结合游戏角色的形象,推出了电竞亚运定制装。

  这本质是乳企能够借助体育赛事庞大的流量,进一步推出“联名款”产品,为品牌带来增量。消费者获得了“联名款”产品,会自发地传播,奔走相告。当亚运会的内容在社交平台上发酵,“联名款”产品能成为一种社交货币,最终给品牌拉来新的消费者。

  体育赛事营销除了可以帮助实现品牌的长期建设,还实质上促进商品的短期销售,为业务的增长做辅助。

  去年冬奥会结束后不久,伊利披露了2022年1-2月销售业绩,实现营业总收入215亿元左右,同比增长15%以上;利润总额33亿元左右,同比增速超过20%以上。

  所以,通过体育赛事可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,乳企们借用体育赛事的“国民度”俘获了各大消费圈层与不同消费群体的喜爱,以期望能反哺到业绩的成长之中。

  可口可乐起初赞助世界杯的效益相对有限,但长年累月的合作中,可口可乐为世界杯打的广告终于开始反哺品牌——世界杯影响力不断扩大、参与球队不断增加、观赛人数不断变多,可口可乐获得的销售转化也更惊人。

 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在冠名赛事营销上的热情丝毫不亚于伊利、蒙牛等一众乳企。1970年美国人做过实验,只有不到10%的人能喝出两种可乐的区别。这意味着,品牌是维系购买的桥梁,而营销正是塑造品牌最重要的一种方式。

  尤其是“可乐”和“牛奶”两个行业,本身都已经走到了存量市场竞争、依靠结构升级开拓增量的阶段。这也是为什么乳企在体育营销上的创意越来越多,都在考虑破圈提高国民度,维持自己现有市场份额的同时尽量去覆盖更多消费者。

  回顾竞争格局,如同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,伊利与蒙牛被认为是中国乳业的双寡头。2021年,伊利和蒙牛分别以25.8%、22.8%的市占率位列行业前两位,行业CR2为48.6%,留给各区域乳企发挥的想象空间已经十分有限。

  银河证券研报曾提到,未来当CR4超过50%时,可以期待由双寡头向单一寡头的转变,行业龙头未来有望形成市场占有率接近40%的稳固龙头地位及高壁垒水平。

  对比伊利和蒙牛,今年上半年,伊利营收661.97亿元,同比增长4.41%;蒙牛营收511.19亿元,同比增长7.12%。两家的营收规模比较接近,也都保持稳定。

  但两家利润之间的差距却在拉大。今年上半年,伊利股份的归母净利润63.05亿元,同比增长2.81%;蒙牛乳业的归母净利润30.20亿元,同比减少19.48%。

  液态奶方面,蒙牛这边有300亿大单品高端白奶特仑苏、百亿大单品基础白奶和近百亿常温酸奶纯甄。伊利这边手握3个200亿大单品,分别是基础纯牛奶、高端常温奶金典、常温酸牛奶安慕希,同时还有一个百亿单品常温舒化奶。相比之下,蒙牛更依赖特仑苏,伊利则更为均衡。

  在这样的情况下,蒙牛液态奶业务营收占比超八成,整体营收也过度依赖液态奶业务,而伊利的液态奶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则不到65%。

  再具体看第二增长曲线,今年上半年,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贡献收入达到了135.21亿元,同比增长12.01%。而同期蒙牛的奶粉业务营收却只有18.94亿,直接拉开了百亿元的营收差距。

  同样作为高毛利乳制品的冰淇淋这边,伊利上半年冷饮业务(主要生产冰淇淋、雪糕)营业收入91.58亿元,同比增长25.54%。同时期,蒙牛冰淇淋业务收入43.1亿元,同比增10.4%。

  今年上半年,28家上市乳企实现营收1956.93亿元,其中伊利和蒙牛两家乳企共计营收1173.16亿元,占28家乳企总营收的59.95%。行业资源在持续向寡头集中,而向伊利所倾斜得的无疑更多。

  所以,乳企新的行业竞争格局正在悄然形成,而变化的关键点则是在于乳企是否能抓住新的增量。在这个过程中,乳企不断强化的体育赛事营销,成为营销层面里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围绕体育赛事不断挖掘营销新创意,给消费者留下一个根深蒂固的品牌形象,又成为了关键。

  【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螳螂观察授权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】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(投资界处理。